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,老师们始终相信,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潜力。为了强化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,老师们倾注了大量心血,用耐心与智慧陪伴孩子们持续进步。
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,老师们始终相信,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潜力。为了强化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,老师们倾注了大量心血,用耐心与智慧陪伴孩子们持续进步。
每天清晨,老师们都会用温暖的笑容迎接孩子们。穿衣环节,是训练的第一步。有的孩子分不清衣服的前后,老师就蹲下身,轻轻拿起衣服,指着图案和标签,一遍又一遍地说:“宝宝看,有图案的在前面哦。”然后手把手地教孩子把胳膊伸进袖子,再慢慢把衣服拉好。即便孩子反复出错,老师也从不急躁,而是一次次重复示范,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。
洗漱时间,老师把复杂的步骤拆解成简单的动作。教孩子刷牙时,老师会先握住孩子的手,握着牙刷在牙齿上轻轻上下移动,同时温柔地说:“小牙刷,刷呀刷,上牙从上往下刷,下牙从下往上刷。”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力度,老师还会把自己的手伸出来,让孩子在自己手上练习,感受合适的刷牙力度。慢慢地,孩子们从被动接受,到能够主动拿起牙刷,认真完成刷牙的每一个步骤。
用餐环节同样是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场景。起初,许多孩子不会使用餐具,老师就坐在孩子身边,先自己拿起勺子,做出夸张的舀饭动作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再鼓励孩子模仿。如果孩子成功舀起一勺饭,老师立刻笑着说:“哇!宝宝太厉害啦!”要是孩子不小心把饭洒了出来,老师也只是默默清理,然后继续耐心引导。在老师持续的鼓励下,孩子们逐渐学会自己吃饭,甚至还会在吃完后主动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。
整理物品的训练也在日常中不断进行。每次游戏结束,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收拾玩具。老师拿起一个玩具,对孩子说:“我们送小熊回家好不好?”然后带着孩子走到对应的收纳箱前,把玩具放进去。为了增加趣味性,老师还会模仿玩具的声音,说:“谢谢小朋友送我回家!”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分类整理,还养成了良好的收纳习惯。
从穿衣、洗漱,到用餐、整理物品,星贝育园的老师们始终以温暖而坚定的方式引导着孩子们。日复一日,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持续进步,每一个小小的成就背后,都凝聚着老师们无数的汗水与爱,也见证着孩子们向着更独立的未来不断迈进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