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互动质量这件事上,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CBM干预法有着显著效果。这套方法核心在于从孩子日常熟悉的场景切入,让社交互动变得自然又有趣。
在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互动质量这件事上,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CBM干预法有着显著效果。这套方法核心在于从孩子日常熟悉的场景切入,让社交互动变得自然又有趣。
初次接触CBM干预法,老师们会先观察孩子的兴趣点。如果孩子喜欢玩小汽车,老师就拿着一辆小车凑过去,模仿汽车“嘟嘟”的声音,吸引孩子注意力,然后自然地说:“我们来比赛,看谁的车跑得远!” 当孩子有眼神关注或伸手拿车的动作时,立刻给予肯定,比如笑着说“你选的这辆车真酷!” 这种基于兴趣的互动,能让孩子快速放下防备,主动参与到交流中。
在实际互动过程中,CBM干预法注重将复杂的社交指令拆解。不会直接要求孩子“去和小朋友分享玩具”,而是简化成“把这个小熊递给弟弟” ,孩子完成后,再顺势引导说“弟弟拿到小熊好开心,他在和你笑呢!” 同时,还会创造各种“求助机会”,比如假装够不到高处的物品,请孩子帮忙拿,用行动带动孩子进行互动,减少他们因语言交流产生的压力。
角色扮演游戏是CBM干预法的重要一环。康复中心常常布置“小餐厅”“小医院”等场景,老师和孩子分别扮演顾客、医生等角色。当老师扮作“生病的病人”,捂着肚子说“我好难受,医生快帮帮我”时,孩子会模仿医生的样子检查、拿听诊器。通过一次次模拟,孩子逐渐理解不同社交场景下的对话和行为模式。每次游戏结束,都会用孩子喜欢的贴纸、小零食作为奖励,让他们期待下一次的互动。
除了专门的训练,CBM干预法还强调把握生活中的自然社交契机。带孩子外出时,遇到邻居主动教孩子打招呼,回家后及时复盘,具体描述“刚刚你和叔叔挥手说再见,声音特别好听” ,让孩子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被认可的。经过持续的CBM干预训练,许多孩子从最初的回避交流,到能主动发起互动,社交互动质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,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