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课铃响起,普通学校的走廊瞬间充满欢声笑语,但在自闭症孩子就读的班级,课间休息却可能成为一场 “混乱” 的开始。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老师们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挑战 —— 如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课间既能放松,又能保持安全、有序的行为。
下课铃响起,普通学校的走廊瞬间充满欢声笑语,但在自闭症孩子就读的班级,课间休息却可能成为一场 “混乱” 的开始。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老师们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挑战 —— 如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课间既能放松,又能保持安全、有序的行为。
小凯是星贝育园的学生,每次课间休息,他总会重复做一件事:不停地在走廊奔跑,一旦被阻止就会情绪崩溃。小凯的妈妈曾忧心忡忡地说:“我担心他这样跑会撞到别人,也怕他自己受伤。” 类似小凯这样的情况,在自闭症孩子中并不少见。他们有的会反复开关教室门,有的则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,这些行为不仅影响自身安全,也给校园管理带来难题。
为解决课间行为管理的难题,广州星贝育园的老师们经过长期实践,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方法。学校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,制定了个性化的课间活动方案。对于像小凯这样精力充沛、喜欢跑动的孩子,老师会引导他参与 “指定路线慢跑” 活动。在走廊的地面贴上彩色标识,划定特定的跑步路线,让小凯在规定区域内释放能量。同时,老师还会安排一名同学作为 “小伙伴”,陪他一起跑,这样既满足了小凯的运动需求,又培养了他的社交意识。
星贝育园还设置了 “课间能量站”,为孩子们提供多种选择。能量站里摆放着拼图、积木、磁力片等安静的益智玩具,也有简单的感统器材,如平衡木、软垫等。老师们会提前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,在课间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活动。有的孩子喜欢独自玩拼图,有的则愿意尝试走平衡木,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们在课间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减少了重复刻板行为的发生。
在行为管理过程中,星贝育园非常注重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。学校制定了清晰的课间行为规范,并通过简单易懂的图示和口诀教给孩子。例如 “慢慢走,不推搡;玩玩具,要分享”,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,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。老师们还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,带着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,模拟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场景,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行为准则。
如今,在星贝育园的课间,曾经的混乱场面逐渐减少。小凯学会了在规定路线跑步,还会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玩;其他孩子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,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,有序地度过课间时光。广州星贝育园用专业和耐心,为自闭症孩子打造了一个安全、有趣的课间环境,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校园生活中不断成长,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