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游戏室里,摆放着色彩鲜艳的玩水玩具,可对许多自闭症孩子来说,这些充满趣味的玩具却像 “洪水猛兽”,令他们望而却步。如何帮助孩子们克服对新事物的恐惧,勇敢迈出探索的第一步,成为学校老师们的重要课题。
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游戏室里,摆放着色彩鲜艳的玩水玩具,可对许多自闭症孩子来说,这些充满趣味的玩具却像 “洪水猛兽”,令他们望而却步。如何帮助孩子们克服对新事物的恐惧,勇敢迈出探索的第一步,成为学校老师们的重要课题。
六岁的朵朵刚来到星贝育园时,只要靠近摆放玩水玩具的区域,就会浑身发抖、大声哭闹。她的父母曾试图在家引导她接触这类玩具,可朵朵连碰都不愿意碰,更别说参与玩耍。朵朵妈妈无地说:“看着别的孩子在水里玩得开心,我家朵朵却这么害怕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自闭症儿童对新事物的恐惧,源于他们特殊的感知和认知模式。他们的感官系统可能对声音、触觉、视觉等刺激过度敏感或反应不足,像玩水玩具发出的水流声、水花溅起的触感,都可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安。同时,自闭症儿童习惯固定的生活模式,新事物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 “舒适圈”,引发焦虑与恐惧。
为帮助朵朵和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孩子,星贝育园的老师们组成专业团队,对每个孩子的恐惧表现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,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。针对朵朵,老师们先从消除她对玩水玩具的陌生感入手。他们将色彩可爱的小船、小鸭子等玩水玩具放在教室显眼的位置,让朵朵每天都能看到。老师们还会在朵朵面前用玩具进行有趣的互动,故意发出欢快的笑声,吸引她的注意力。
一段时间后,朵朵开始好奇地观察这些玩具。这时,老师们邀请朵朵参与简单的 “玩具展示” 活动,让她轻轻摸摸玩具的表面,感受其质地。当朵朵有了一点接触后,老师们又将玩具放到浅浅的水盆中,鼓励她用手指轻轻触碰水面,慢慢适应水的感觉。整个过程中,老师们始终用温柔的语言鼓励朵朵,当她有一点进步时,就给予大大的拥抱和表扬。
除了个性化干预,学校还开展了 “逐步适应” 的集体活动。把孩子们分成小组,让已经对玩水玩具不再恐惧的孩子作为 “小榜样”,在小组活动中示范玩耍。其他孩子在观察和模仿中,逐渐放下戒备。老师们还会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,循序渐进地增加玩水玩具的复杂程度和玩耍难度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克服恐惧。
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朵朵有了惊人的变化。她不再害怕玩水玩具,还能开心地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水盆里玩玩具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看到女儿的转变,朵朵妈妈激动地说:“真的太感谢星贝育园了,是老师们的专业和用心,让朵朵有了这么大的进步。”
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对新事物恐惧的道路上,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始终以专业和爱心为指引,用科学的方法、温暖的陪伴,帮助孩子们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,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,拥抱更多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