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半,星贝育园康复中心的晨光教室里亮起暖黄灯光。李老师轻轻掀开窗帘,窗台上的绿萝叶子还挂着露珠,就像她每天等待孩子们时眼里的期待。全托模式下,孩子们在这里度过完整的一天,而运算学习,是帮助他们突破认知障碍的重要一课。
清晨六点半,星贝育园康复中心的晨光教室里亮起暖黄灯光。李老师轻轻掀开窗帘,窗台上的绿萝叶子还挂着露珠,就像她每天等待孩子们时眼里的期待。全托模式下,孩子们在这里度过完整的一天,而运算学习,是帮助他们突破认知障碍的重要一课。
七岁的小宇缩在教室角落,攥着彩色铅笔的手微微发抖。自从上周接触加减法,他就开始抗拒数学教具。李老师蹲下身,把自己的手掌覆在小宇冰凉的手背上:“我们来玩个魔法游戏好不好?” 她变魔术似的掏出五颜六色的水果磁贴,“苹果是 1,香蕉是 2,把它们放在盘子里,看看一共能变出多少个魔法果实?” 小宇的目光第一次从地面移到磁贴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草莓图案。
午餐后是自由活动时间,王老师却在积木区悄悄 “设局”。她故意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散落各处,等孩子们围过来搭城堡时,突然惊呼:“哎呀!我们需要 6 块长积木才能搭第二层,这里只有 4 块,还差几块呀?” 说话间,她把积木摆成整齐的两排,用红丝带在空缺处系个蝴蝶结。原本在旁边叠纸飞机的朵朵,突然走过来默默递上两块积木,王老师立刻竖起大拇指:“朵朵是数学小侦探!一下就发现了秘密!” 小女孩抿着嘴角笑了,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参与集体计算。
傍晚的手工课总能碰撞出奇妙火花。张老师带着孩子们用吸管和扭扭棒做立体图形,量长度时故意 “犯迷糊”:“这条吸管比上次短了,上次用了 10 根扭扭棒,这次只用了 7 根,短了多少呀?” 孩子们趴在桌子上数扭扭棒,有的用舌头抵着腮帮子,有的把吸管绕在手腕上比划。当患有自闭症的轩轩用三根扭扭棒举到老师面前时,整个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,这掌声像春天的风,轻轻吹开孩子心里那扇紧闭的窗。
晚自习的星空灯亮起时,数学教具变成了会发光的 “小精灵”。陈老师把数字卡片铺在毛绒地毯上,和孩子们玩跳格子游戏。“跳到数字 5 的小朋友要说出能组成 5 的两个数字!” 小宇犹豫着抬起脚,在 “2” 和 “3” 的卡片上轻轻落下,声音像蚊子般细小:“2 加 3 等于 5……” 陈老师立刻把他抱起来转圈圈,窗外的月光洒在孩子涨红的笑脸上,这一刻,所有的努力都化作了星光。
在星贝育园的全托生活里,老师们把枯燥的运算编织成温暖的故事,用日复一日的陪伴,带着自闭症孩子们跨越数字的高山。每一次艰难的尝试,每一个微小的进步,都在证明:爱与耐心,就是打开孩子心灵世界最神奇的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