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闭症儿童在乘车过程中,除了可能出现普通孩子晕车的情况外,还常常伴有一些其他令人困惑的异常举动。从星贝育园的专业经验来看,这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。
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官处理障碍。车内狭小封闭的空间、发动机持续的轰鸣声、车辆行驶时的震动,对于他们的感官系统而言,可能会构成难以承受的刺激。与普通儿童相比,自闭症儿童的听觉、触觉等感官反应往往过度敏感或迟钝。例如,普通孩子可能只是稍微留意到的汽车喇叭声,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,却可能像炸雷般刺耳,从而引发他们的不安和恐惧,进而表现出哭闹、尖叫等异常举动。车辆行驶时座椅对身体的震动,也可能让他们感觉不适,试图通过不断扭动身体、拍打自己等行为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。
同时,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弱。乘车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,路线的变化、车速的快慢、交通状况的好坏等,这些不稳定因素都可能打破他们内心的秩序感。他们习惯了固定的环境和模式,乘车时环境的动态变化让他们难以适应,进而产生焦虑情绪。而这种焦虑又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通过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,只能通过一些异常行为来宣泄,比如突然发脾气、用力踢座椅、抗拒继续乘车等。
再者,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沟通方面存在明显缺陷。在乘车过程中,周围人的交谈、互动方式,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难以理解的。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,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分散注意力或者获得安慰。例如,家长与司机的简单对话,在自闭症儿童眼中可能是陌生且难以融入的场景,这使他们更加孤立无援,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以重复性动作如摇晃身体、不停地转动手指等,来寻求自我安慰和自我刺激。
另外,乘车过程中的视觉刺激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。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、快速移动的物体,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处理系统可能造成较大压力。他们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快速地处理和理解这些动态的视觉信息,导致视觉上的混乱,进而出现一些异常的视觉行为,如长时间盯着某个固定点、对车窗外的事物过度关注或完全回避目光接触等。
从星贝育园的实践经验来看,自闭症儿童乘车时出现晕车以外的异常举动,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。感官处理障碍、情绪调节困难、社交沟通缺陷以及视觉刺激等,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乘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。了解这些原因,对于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士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适应乘车环境,减少异常举动的发生,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。只有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,才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,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加适宜的出行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