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容易将自闭症早期表现误认为是孩子的 “可爱举动”,从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。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结合大量案例,为大家揭示常见的早筛误区。
有些宝宝从小就特别安静,很少哭闹,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 “好带”“乖”。但实际上,这种过度安静或许是自闭症的早期信号。正常婴幼儿会通过哭闹、眼神交流等方式表达需求,而自闭症儿童却可能对周围环境缺乏反应,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,即便饿了、不舒服也很少用哭闹来引起家长注意。
还有的孩子喜欢反复做同一个动作,比如不停地拍手、旋转,或是长时间盯着一个物品看。家长可能觉得这是孩子的特殊爱好,甚至觉得很可爱有趣。可这极有可能是自闭症的刻板行为表现,他们通过重复这些动作来获得安全感,若不及时干预,这些行为会愈发频繁且难以改变。
当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,迟迟不开口说话时,不少家长抱有 “贵人语迟” 的想法,认为孩子只是说话晚,长大就好了。但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迟缓不仅是开口晚,还会表现为对他人的呼唤没有回应,说话时不与人对视,甚至在学会说话后,也常出现重复性语言,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对话。
此外,一些孩子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得很 “高冷”,不喜欢被拥抱、牵手,面对他人的逗弄也没有明显反应。家长可能觉得孩子性格内向、慢热,却忽视了这可能是自闭症导致的社交障碍。他们不是不想与人亲近,而是无法理解和回应正常的社交行为。
这些看似 “可爱” 的表现,实则可能是自闭症的干预信号。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提醒各位家长,一定要提高警惕,多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,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评估,避免因误区错过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,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