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从化区的一片静谧之地,矗立着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。这里没有镁光灯聚焦下的 “特殊才艺展示”,也没有被围观的 “与众不同”,只有一群老师默默用专业与耐心,帮助自闭症儿童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方式。然而,现实中许多人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,却往往偏离了真正的需求,将他们当作展览品,忽视了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。
在广州从化区的一片静谧之地,矗立着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。这里没有镁光灯聚焦下的 “特殊才艺展示”,也没有被围观的 “与众不同”,只有一群老师默默用专业与耐心,帮助自闭症儿童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方式。然而,现实中许多人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,却往往偏离了真正的需求,将他们当作展览品,忽视了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。
走进星贝育园,每天的生活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清晨,老师们会挨个来到孩子们的宿舍,轻声呼唤,协助他们完成穿衣、洗漱等基础的生活事项。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,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,却需要反复练习。有的孩子可能无法理解衣物的正反、无法掌握刷牙的力度,老师就会握着孩子的手,一遍又一遍地示范,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。在这个过程中,没有外人的指指点点,没有猎奇的目光,只有专注的引导与陪伴。
在教学区,教室里摆放着各种教具,数字卡片、形状积木、图画绘本等。每一位新生入学,学校都会组织专业团队对其进行全面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。比如,有的孩子对数字认知存在困难,老师就会通过具象化的方式,将数字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联系起来,让孩子慢慢理解数字的含义;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,老师会从最基础的发音教起,通过夸张的口型和丰富的表情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鼓励他们开口说话。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,是在为孩子们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,而不是为了展示给他人看。
社交训练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一环。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社交障碍,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、互动。星贝育园的老师们会精心设计各种小组活动,如简单的搭积木比赛、合作拼图等。在活动中,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关注他人的行为,学会分享玩具、倾听指令。一开始,孩子们可能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对其他孩子的存在视而不见,但老师们始终保持着耐心,不断引导,逐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意识。
然而,社会上却有一些错误的现象。一些活动打着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旗号,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,让他们表演节目,供人观看、拍照。这种所谓的 “关注”,不仅没有给孩子们带来实际的帮助,反而让他们成为了满足他人好奇心的展览品,给他们原本就敏感的内心带来伤害。自闭症儿童真正需要的,是像星贝育园这样持续、专业的康复训练,是一个包容、理解的成长环境,是平等、尊重的对待。
星贝育园的老师们用行动诠释着对自闭症儿童的尊重与帮助。他们明白,这些孩子不是用来展示的特殊存在,而是需要用心呵护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个体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摒弃猎奇心态,给予自闭症群体真正需要的帮助,让他们在温暖与尊重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,而不是成为被展览的对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