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从化区,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静静伫立,为那些来自 “星星的孩子” 提供着一方成长的天地。然而,即便在相对关爱的环境中,自闭症儿童遭受欺凌的隐患依然如影随形,且由于他们的特殊情况,往往难以察觉自己正处于被欺负的境地。
在广州从化区,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静静伫立,为那些来自 “星星的孩子” 提供着一方成长的天地。然而,即便在相对关爱的环境中,自闭症儿童遭受欺凌的隐患依然如影随形,且由于他们的特殊情况,往往难以察觉自己正处于被欺负的境地。
在星贝育园,老师们每天都会仔细观察孩子们的状态。曾有这样一幕让老师揪心不已:一位孩子像往常一样打开书包准备上课,却发现书包里被塞满了小石子,书本和文具被压在下面,有的已经被石子硌出了痕迹。孩子一脸茫然,只是默默把石子倒出来,继续整理书包,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恶意行为。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书包里会出现这些石子,更没有人告诉过他,这其实是被欺负的表现。
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交沟通障碍,对他人行为意图的理解存在极大困难。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,可能无法分辨友善的玩笑与恶意的捉弄。对于普通孩子来说,往书包里塞石子这种明显的欺负行为,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恶意,并产生愤怒、委屈等情绪。但自闭症孩子却可能把这当作生活中一个莫名其妙的小插曲,因为他们缺乏对社交情境的解读能力,无法识别那些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模式。
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这一点,日常教学中会特别注重教导孩子们识别不同的行为。比如通过生动形象的社交故事绘本,向孩子们展示什么样的行为是友好的,如分享玩具、互相帮助;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友好的,像抢夺东西、故意推搡等。但即便如此,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判断能力,依旧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。
在集体活动中,老师们也会格外留意孩子们之间的互动。可欺凌行为有时十分隐蔽,难以完全杜绝。有些调皮的孩子可能会利用自闭症孩子的懵懂,进行一些小动作上的欺负,如趁老师不注意,偷偷拿走他们的东西,或者故意绊倒他们。而被欺负的自闭症孩子,要么没有反应,要么只是单纯地对事情本身感到困惑,却意识不到自己正被同龄人恶意对待。
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星贝育园不断加强教师培训,提高老师们对欺凌行为的敏感度,力求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。同时,也积极与家长沟通,希望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,持续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、识别欺凌。然而,要让自闭症孩子真正理解并能应对被欺负的情况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他们需要更多耐心的引导,需要社会大众给予更广泛的理解与包容,更需要有人时刻在他们身边,明确地告诉他们:“这是欺负,你不应该承受这些。” 只有这样,才能在他们脆弱的世界周围,筑起一道抵御欺凌的坚固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