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教室里,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有的孩子反复摇晃身体,有的不断重复同一句话,这些刻板行为像困住他们的“小牢笼”。作为老师,我们一直在寻找打开牢笼的钥匙,而CBM干预法就是这把神奇的工具。
在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教室里,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有的孩子反复摇晃身体,有的不断重复同一句话,这些刻板行为像困住他们的“小牢笼”。作为老师,我们一直在寻找打开牢笼的钥匙,而CBM干预法就是这把神奇的工具。
CBM干预法,即“行为改变策略”,在引导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上十分有效。当孩子们出现刻板行为时,老师不会强硬制止,因为简单粗暴的阻止可能会引发孩子的情绪爆发,而是用巧妙的方式进行替代和转移。比如,有个总爱反复开关柜门的孩子,老师发现后,并没有立刻关上柜门,而是拿出色彩鲜艳的串珠,拉着孩子的手,手把手教他把珠子一颗颗串起来。串珠的动作和鲜艳的色彩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,慢慢地,他开关柜门的次数就减少了。
老师还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,设计有趣的活动。喜欢音乐的孩子,老师就播放轻快的儿歌,带着孩子一起拍手、跺脚,用有节奏的肢体动作替代无意识的刻板摇晃;对绘画感兴趣的孩子,老师会递上画笔和画纸,鼓励他们把心里的想法用色彩表达出来,转移对刻板行为的关注。
在日常教学中,老师还会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建立新的行为模式。像玩拼图游戏时,老师会耐心地陪在孩子身边,一步步引导他们完成拼图,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中,逐渐摆脱刻板行为的束缚。
经过老师们持续运用CBM干预法,许多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,原本被刻板行为占据的时间,现在变成了探索新事物、学习新技能的快乐时光。在星贝育园,老师们会继续用CBM干预法,为更多自闭症儿童点亮走出刻板行为的希望之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