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,一些看似奇特的行为习惯背后往往藏着特殊的原因,比如刷牙必须看镜子。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处理这类行为习惯时,通过深入探究与科学引导,帮助孩子们逐渐调整行为模式。
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,一些看似奇特的行为习惯背后往往藏着特殊的原因,比如刷牙必须看镜子。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在处理这类行为习惯时,通过深入探究与科学引导,帮助孩子们逐渐调整行为模式。
在星贝育园,老师们发现许多孩子对刷牙时照镜子有着强烈的执念。对普通孩子来说,刷牙时看镜子或许只是偶尔的行为,但对自闭症儿童而言,镜子中的视觉反馈就像他们行为的“导航仪”。由于自闭症儿童在感知、认知和动作协调等方面存在差异,刷牙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对他们来说却充满挑战。镜子中的画面能够让他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口腔动作,确认牙刷的位置、力度和移动轨迹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感知和动作控制的不足,获得一种行为的确定性和掌控感。
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减少对镜子的过度依赖,星贝育园的老师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。首先,老师会陪伴孩子一起刷牙,在孩子照镜子刷牙的过程中,用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交流,引导孩子关注刷牙的动作本身。例如,老师会轻声说:“我们先把牙刷放到左边牙齿上,轻轻来回刷哦。”通过这种方式,分散孩子部分对镜子的注意力,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刷牙步骤概念。
随着孩子逐渐适应有老师陪伴的刷牙过程,老师会尝试在孩子刷牙时,用手轻轻遮挡镜子的一部分,观察孩子的反应。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,老师会进一步扩大遮挡的范围,让孩子在视觉反馈不那么完整的情况下继续刷牙。在这个过程中,老师会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,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说:“你真棒,不用看镜子也能把牙齿刷得这么好!”让孩子感受到即使没有完全依赖镜子中的视觉反馈,自己也能完成刷牙这个动作。
星贝育园还会利用其他辅助工具,帮助孩子减少对镜子的依赖。老师们会为孩子准备色彩鲜艳、带有卡通图案的刷牙计时器,告诉孩子:“当这个小钟表转完一圈,我们的牙齿就刷干净啦。”通过这种方式,让孩子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刷牙时间的把控上。同时,学校会为孩子制作简单易懂的刷牙步骤图,贴在浴室的墙壁上,让孩子在刷牙时可以通过步骤图来确认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,逐渐替代对镜子视觉反馈的依赖。
此外,学校非常注重与家长的合作。老师们会指导家长在家中采用同样的方法,配合学校的训练。比如建议家长在孩子刷牙时,不要一开始就满足孩子看镜子的要求,而是先按照学校教的方法引导孩子刷牙,逐步帮助孩子摆脱对镜子的过度依赖。
在星贝育园全体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,许多原本刷牙必须看镜子的孩子,开始慢慢接受没有镜子也能刷牙的方式。他们的刷牙行为更加自然流畅,对视觉反馈的过度依赖得到了有效缓解。这一过程不仅改善了孩子的行为习惯,也为他们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奠定了基础 。